轻飘飘的道理,刺不破那层薄薄的铁皮门
这是思维补丁的第699篇文章
很喜欢的一首歌,推荐听听。
我们再也不想见到反复重演的悲剧了。
“轻飘飘的道理,讲不通”
(一)
昨天,呼和浩特召开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,有领导措辞严肃地提出了“七个不准”。
这并不是一场简单的例会,它更像是一场准对尖锐舆情的疏解应对。
最近一段时间,这座舆论场上向来安静的城市,因为疫情新闻,屡屡冲上热搜。
“七个不准”的出台,相当于委婉地承认了,呼市此前在疫情防控上存在“简单化、一刀切和层层加码”等问题。
众多权威媒体在评议呼市这一应对举措时,都将“呼和浩特要求不准对单元门一锁了之”作为报道题眼。
“严禁封门”这则本该作为防控“常识”的浅显道理,竟然仍在舆论场中,收获了如潮的肯定和掌声。细思之下,实在令人唏嘘,毕竟疫情已经整整三年了。
不装外宾地说,基于令人遗憾的现实,有司进一步明确“严禁封门”的指令,自有其进步意义。
但面对这样的“进步”,一个有血有肉心蕴悲悯的人,恐怕是难以举起大拇指点赞的。因为我们尚不敢忘记,是怎样一件令人唏嘘的悲剧,才间接推动了“七个不准”的辞令转变。
妈妈跳楼,女儿在业主群里发出的那撕心裂肺的声声嚎哭,令人不忍再听,连同她跪在妈妈身旁,那绝望无助的凄凉神情,势必会刻在2022年的公共记忆之中,成为一道触目惊心的伤疤。
在呼市公布的事件通报中,公众得以窥见,在那道令人绝望的铁皮门之内,曾经回荡着怎样的煎熬和无助:
作为女儿,她已经敏锐地察觉到母亲“情绪激动、精神崩溃”,在铁皮门内,女儿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,联系物业,请求帮助,联系120,请求派车和送医治疗……
然而这些急迫的求救声,都被漫不经心地忽略了。
(二)
呼市的这起悲剧,在舆论发酵之始,有一则谣言曾广泛流传,即一张信源模糊的聊天记录显示:刺激妈妈轻生的原因,是因为入户消杀“家里被洗劫一空”。
其实这则谣言有着极易分辨的外表,但在某种意义上,谣言之所以能够大肆传播,是因为它恰恰暗合了公众在惶恐之下的某种想象。
在此之前,将呼市放在舆论聚光灯下灼烤的,是一场新闻发布会。在会上,发言人一字一顿地明确表示:会对新冠患者的住宅进行入户消杀,且对患者“家中床品,冰箱内食品等按照医疗废物处理。”
发布会之后,公众的惊诧很快就变成了难以抑制的愤懑。
有网友对着发布会视频一帧帧对比,质疑李副局长当日的穿着饰品高度疑似某奢侈品品牌,随后,这一发现迅速成为公众情绪的发泄口,并最终引来纪委部门介入调查。
李副局长肯定会觉得冤枉,自己只是照本宣科地读稿子,怎么惹来公众如此汹涌的恶意?
根源上,人们对其精致妆容的怨愤声讨,折射的是公众对入户消杀措施的怨愤。
因为就在不久前,因为一段恐怖的入户消杀视频,曾引发舆论就入户消杀的正当性、合理性、科学性和合法性展开了深刻广泛的讨论。
此后,亦有疾控专家站出来表示:
新冠病毒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“物传人”。
而今年7月份,卫健委官网上的一份通知更是明确指出:
“常温条件下新冠病毒在大部分物品表面存活时间短,1天之内全部失活。”
但专家学者基于科学防控的认识和呼吁,面对发布会上入户消杀的“决定”,显得既不科学,又不正当,简直像风一样轻。
类似的事情,又岂止入户消杀?
近年来,国务院和卫健委曾三令五申,地方防疫不许层层加码,严禁一刀切,“对居民采取居家隔离措施时,不许采取对外锁门的方式。”
但公众看到的是什么呢?一道道铁皮门,一把把铁将军,屡见不鲜。
就在上个月,莆田市再次发生了令人愤慨的入室残杀宠物狗的事件。
令人心痛的是,视频中那只被捕杀的狗狗,直到被防疫人员牵走的那一刻,仍对人类表现出高度的信任,它甚至兴奋地站起来去“拥抱”那个马上会勒死它的人。
而类似的事情,三年来已经发生过太多太多。
舆论批判过,媒体质疑过,专家科普过,甚至不同城市的不同部门,站出来真诚地道歉过——但类似的事情,仍然在重演。
对于许许多多遭遇“层层加码”刁难的普通民众而言,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具体而疼痛的个人和家庭困境,还有一个不知从何问起,更不知由谁来回答的困惑:
就是不许“层层加码”的三令五申之下,如果某地、某部门仍然我行我素地实施“层层加码”,那一个面对困境的无权无势的小老百姓,又能怎么办?
这就是我想表达的无力感,三年来,面对疫情我们已经被迫懂得了太多太多的大道理。
但面对那一道道封死的铁皮门,面对那则要把你的私人物品当做医疗垃圾处理的消杀决定,面对那些闯进你家不由分说杀死家中宠物的行为——
你和我都明白,这个时候,道理就像风一样轻。
(三)
面对命在旦夕的母亲,女儿哭嚎着用尽全力却敲不开的那道薄薄的铁皮门,是我们当下处境的一个残酷隐喻,它呈现了一种道理、逻辑、法理和程序的大范围失控,它坚定且清晰地通知你:
无条件配合!不要跟我讲那些“大道理”,你这是在破坏大局你知道吗?
疫情防控应该科学、精准,符合法律程序,这是中央三令五申,媒体日日宣讲的道理。
但在现实中,流行一种缺乏逻辑和法理支撑的诡辩,即很多执行者,将很多层层加码的措施,推脱给“上面”。
很多时候,“上面”变成了一个冠冕堂皇的措辞,在这样的语境之下,基层的具体执行人巧妙地推卸了自己的责任——
“我能怎么办呢,我也没办法,我只是系统内的一颗螺丝钉,我又怎么能悖逆上面的命令呢?”
吊诡的是,如果你认真考究,这个义正辞严,自带不容置疑的“正义性光芒”的“上面”,其实是一个面目模糊的存在。
“上面”到底是谁?命令到底由谁发出?很多时候,你是找不到一个确切的答案的。
但在我看来,一个浅显的道理是,责任与权力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:
如果你获得了铁皮门锁门的权力,就势必应该承担保障一栋楼居民正常生活的责任,不仅仅有食品药物正常供应的责任,还有及时响应和解决公民突发紧急事件的责任。
在此之上,铁皮门内的居民吃不饱饭,买不到药,突发疾病、火灾等意外事故导致的人身伤亡,那个下决定锁门的人和部门,就要承担责任。
一句话:你既然行使了某种无限制的权力,就应该承担无限制的责任。
病毒是我们所有人的敌人,这没问题。防疫的特殊时期,个体让渡一部分公民权利,换取对公共利益的保障,是应尽的义务。
但必须明确的是,个人的权利让渡,并不是没底线,无边界的,我们需要保障自己,保障每个人合理的、基础的个人权利。
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,一位父亲给嗷嗷待哺的婴儿买回几罐奶粉,大家不会被感动得击掌赞叹,因为这是为人父的责任,是这世间最朴素的道理。
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,公众有看病就医的权利,有精心饲养的宠物不被无通知、无理由突然捕杀的权利,有保留畅通的求生通道和消防通道的权利。
这些基本权利,是像1+1=2一样简单、直白、坚硬的道理。
(四)
从西安寒夜里待产孕妇因层层加码不幸流产的凄苦,到兰州三岁幼童在漫长的等待中最终夭折的惨痛,由个体凄凉无助的不幸经历出发,到巨大舆情下官方通报的“高度重视”,再到相应城市的负责官员站出来道歉,承诺彻底解决问题,杜绝此类悲剧的再次发生——
在公共治理的后视镜中,我们的确可以清晰地看到,相关城市在疫情管控上的程序进步和整改的雷霆之速。
但我们亦不得不承认,类似的道歉与“进步”,往往是由舆情所推动的。
我们必须正视,每一次舆情的发酵,每一次响起漫天的质疑和批评声音,背后往往意味着一起令人唏嘘的悲剧,这样的悲剧,落在任何个体身上,都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。
说真的,我再也不想在一起刷屏的悲剧之中,听到科学、法律和程序的呜咽了。
真诚希望,有司能够进一步严肃落实“一刀切、层层加码”等防疫乱象的问责,畅通民众面对胡乱加码困境下的监督举报机制。
如果道理,甚至是法理,仅仅是轻飘飘的,仅仅是浮于书籍文件上的铅字,而没有任何能够依傍的支撑,没有一条公正严明的“鞭子”握在无权无力者手中,悬在执法者背后——
那1+1=2这样简单朴素的道理,我想我们恐怕仍然讲不通。
这里是思维补丁,谢谢你的阅读。
PS.「超慧选」小店今日上新,可点击下面文字链接购买。
【继续阅读】
【作者简介】
慧超,前媒体人、资深品牌公关顾问
作家,已出版《这个世界不欠你》
本文系网易新闻•网易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签约账号【思维补丁】原创内容,未经账号授权,禁止随意转载
—End—
若觉可读,欢迎推荐给朋友,甚幸!
思维补丁只提供观点,不提供救赎!